「2020漓江十六观」

  明清名画《隐居十六观》(画于1651年中秋之夜,陈洪绶,字章侯,号老莲,被誉为“力量气局,超拔磊落,在仇英、唐寅之上,盖明三百年无此笔墨”。),以简洁的白描绘出隐士生活中的十六个状态:访庄、酿桃、浇书、醒石、喷墨、味象、漱句、杖菊、浣砚、寒沽、问月、谱泉、囊幽、缥香、品梵 、孤往。每一观,与一位古时隐逸高士生活与心境的写照,今天,我们根据其中的画面,选取漓江边(遇龙河)著名观景点进行古风摄影创作,力求展现山水之外的人文桂林魅力。
  这本《隐居十六观》人物,有别的画家画不出的真和高古,不俗气。这样的理想之境,只可画而不可求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。隐居,是理想,现实是,这样看看画就好了。
《渔舟唱晚》少女写真
「拍摄亮点」
a.归隐风意境人像;
b.风景名胜(世界自然遗产喀斯特地貌);
c.多器材创作(DV+单反+无人机航拍)。

「服装道具」
a.服装:魏晋风大袖衫交领襦裙(灰白);
b.道具:长柄宫扇、古琴、酒坛和酒;拐杖、秦剑、葫芦、草帽、渔具等;

「剧情参考」

▼第一部 【访庄】
访庄
缥访庄的意思不是过访别家的庄园,而是访庄子。
古之圣贤隐士的代表就是道家庄子。
陈老莲的画中,主角可能是战国时期宋国的惠施,在政治失意时去访庄子,结成至友,才有了中国哲学史上的“濠梁之辩”。“子非鱼,安知鱼之乐?”,“子非我,安知我不知鱼之乐?”
画中那个访庄的人,他带着一颗出离心,去拜访理想中的精神所在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二部 【酿桃】
酿桃
隐士乐山水与酒,春来满山桃花,花尽结桃果,夏天正可酿桃酒,从秋喝到冬,待到来年春天,又是一个新的周期。
古人也喜欢极目远眺,往往山穷水尽处,正是坐看云起时。
云不起,炊烟起,到了饭酒时候,也是一样好。
岂只可以酿桃呢,酿桂花、酿青梅、酿漫山的野葡萄,都好。
桂花酒
a.拍摄点:漓江有桃花、梨花等盛开的地方。
b.道具:发酵酒瓮。

▼第三部 【浇书】
浇书
昔日,苏东坡好茶酒,说过:“薄薄酒,胜茶汤;丑丑妇,胜空房”。
他认为,饮茶饮酒须分时候,茶是午时茶,酒是卯时酒。
晨饮卯时酒,依白居易的说法是“神速功力倍”。
在东方即白,清晨五六点之时,畅快饮酒,顺便浇灌腹中诗书,此举谓之“浇书”。

a.拍摄点:漓江浪石、漓江书童上、遇龙河等有岩石凸出江面的位置。
b.道具:古书、酒坛。
动作要点:
①模特眼睛睁大,望着酒坛口,摆出忧郁借酒消愁的表情;
②一只手抓着瓶颈,不是其他部位,另外一只手向外延伸舒展但不能撑地。
③摄影师可以尝试换下拍摄角度,微微俯拍。

▼第四部 【醒石】
【醒石】
东晋陶渊明,别号五柳先生,
五柳先生赏石,每每于醒醉之间,倚石为榻。
时醉卧,时醒观。
明代林有麟撰《素园石谱》记载:
“陶渊明所居东里有大石。陶渊明常醉眠其上,名之曰醒石。”
《红楼梦》里,湘云亦曾“醒石”,醉卧山石僻处青板石凳,枕披芍药花而眠,
口内犹作睡语:“泉香而酒冽,玉盏盛来琥珀光,直饮到梅稍月上……”
酒散后,慢起秋波。此一出,湘云有渊明之风流。
a.拍摄点:
银杏村庄、粉岩、漓江(浪石、书童山)、遇龙河等有岩石凸出江面的位置。
海洋银杏
b.道具:酒坛。

▼第五部 【喷墨】

唐人段成式在给温庭筠的一封书信中,
说起“班孟成文,喷墨竟纸”的典故。
女仙班孟是道家隐士,
飞行术,又擅隐身术,
还能口中含墨,舒展纸张,
嚼墨之后喷向纸面,即文字满纸。

这里纸上喷墨之人,
陈老莲绘的是男仙与童子,
或他认为,此类女子,人间不可得。
a.拍摄点:
粉岩
b.道具:

▼第六部 【味象】

南朝画论家宗炳在《画山水序》中说:“圣人含道映物,贤者澄怀味象。”
“澄怀”,荡涤胸中俗念,内心净澈,纯然无杂欲;
“味象”,将身心感触一心一意体会。
陈老莲的画中,赏画之人在青石旁专心赏味,仿佛精神已随着画卷行游其中,而对周遭事务无所感知。
a.拍摄点:
银杏村庄、粉岩、漓江(浪石、书童山)、遇龙河等有岩石凸出江面的位置。
b.道具:古书一叠+画卷。

▼第七部 【漱句】

西晋文人孙楚,年少时向往隐居生活,本想对友人王济说:“当枕石漱流”,却无意说成“漱石枕流”。
王济则问:“流水可枕,石如何漱口呢?”
孙楚回答:“枕流是为了洗清耳朵,漱石是为了磨砺牙齿。”
陈老莲则画了一位隐士的背影,他一手持琴,一手持杯,宽广衣袖,云一般舒展在地面,酒坛在其身侧,他微微抬头,游目骋怀,飘逸放达。
a.拍摄点:
漓江、遇龙河。
b.道具:五斤装酒坛、酒杯、琴或剑。
  《通典》的卷144中有记载曰:“阮咸,亦秦琵琶也,而项长过于今制,列十有三柱子。武太后时,蜀人蒯朗于古墓中得之,晋竹林韦贤图阮咸所弹与此类同,因谓之阮咸。咸,晋世实善琵琶、知音律称。”
  相较于秦琵琶,阮咸琴柄长且有音柱。因“竹林七贤”之一的阮咸擅长于此乐器而被命名为阮咸,并一直流传至今。

▼第八部 【杖菊】

苏东坡有诗云“杖藜晓入千花坞”,隐士持杖,纵游山水,于千姿百态的群花坞间沉醉。
陶渊明爱菊,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杖头挂菊,轻装而行,菊花三两,跋涉江川,如此与天地山林同欢。
a.拍摄点:
漓江、遇龙河等。
b.道具:拐杖。

▼第九部 【浣砚】

在池塘中洗砚,谓之“浣砚”。
昔日苏东坡的洗砚池中,传说鱼饱食墨汁化龙而去;
昔日卫夫人的洗砚池,不知在何处,
王冕之说:吾家洗砚池头树,个个花开淡墨痕。
且不要人夸颜色好,自家树,自家事,落得何等自在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十部 【寒沽】

唐代诗人杜荀鹤说:“踏雪归来酒倍香。”
古来隐士爱雪夜沽酒,东晋陶渊明也有此意兴,他一生嗜酒,天旷地阔,吟风咏月,篇篇有酒。
陈老莲的画中人,或许不是杜荀鹤,也不是陶渊明,风雪中,他迎风而行,一手扶杖,一手持酒壶,清寒之时,酒暧腑脏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拐杖、酒坛。

▼第十一部 【问月】

天地之间,人最孤独。
李白曾在花间独酌时,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。”
月光照出他的身影,他发出叹息:“月既不解酒,影徒随我身。”
月和酒,在李白的世界里从不缺席。端起酒杯,他把酒问月,“青天有月来几时?我今停杯一问之。”
时空无尽,造化无穷,古往今来,孤高出尘的月亮,始终似皎然新生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酒杯。

▼第十二部 【谱泉】

唐陆羽遍访泉林,寻觅最宜烹茶的山泉水,最后终于得出结论:最上乘的水来自乳泉石池,缓缓漫流,为至佳。
汲泉煮茗,是高士生活里不能忽略的一部分:“山顶泉清而轻,山下泉清而重,石中泉清而甘,砂中泉清而冽,土中泉清而厚。”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十三部 【囊幽】

“囊幽”是一种自珍自惜。
陈老莲画中主角是白居易,书箧在侧,琴囊在手。
若将琴音拟作仙方,与药炉茶鼎同效,调丝弦,称草药,一些不急不缓的病,都可治了。
南宋林洪的《山家清事》里,就列着银丝供一味。
在隐士看来,尘世的浊与俗,便是一种病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十四部 【缥香】

缥香又称缥缃、缥帙,通常是淡青淡黄色的丝织品,用来裱装书衣,是古人书卷的代称。
此画主角是晚唐诗人鱼玄机,她在春天的山林中,竹石作伴,静静地手托一本书,然而并没有在阅读,而是若有所思。
十六观隐士中,她是最不甘心隐藏自己的,一世风华曾在红尘里耀目生辉,她终究不舍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十五部 【品梵】

梵语、梵境、梵学,与印度佛教有关的,均是梵意。
僧人也是隐,白衣也是隐,红尘之外寻一处清修地,素食寡欲,内观自性。
陈老莲在明末时,避难于绍兴云门寺剃度出家,后还俗,晚年时礼佛参禅,他精神中理想的隐逸世界,有一部分便如画中这样,并非独坐青灯古佛之下,而是有知己共同研读经典,求般若真知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▼第十六部 【孤往】

隐者高士大都愿意“独与天地精神往来”,
陈老莲画中的这个孤独来去的人,置身苍茫天地间,没有一花一木,一山一石。
正是陶渊明在《归去来兮辞》中所说的:请息交以绝游,世与我而相遗。
a.拍摄点:

b.道具:

-END-